通常聽到一個需求的時候,我們會直覺反射動作就去找出相應的數據 但,你有想過,聽眾或是提出需求者,他真正想要看的是什麼呢? 只要添加多一點條件,就會對於結果的呈現有非常大的不同 以此為例:請給我本月份的產品銷售狀況 情境一. 今年以來 每個月的 單月銷售數據 跟 累計銷售數據 你可能會用下面的呈現方式 情境二. 請給我本月份的產品銷售狀況,我想知道目標達成狀況 重點在 "目標與現況的差異情形" 你可以按照目標的線性曲線加入顏色管理,並且添加與目標對比的完成% 情境三. 請給我本月份的產品銷售狀況,我想知道目標達成狀況,但目前落後,我也想知道後面要每個月補多少訂單才能達標 重點在 "目標與現況的差異情形" + "後續單月平均進單量" 所以我會做兩張圖表 圖1. 仍然承接情境二的產出,呈現現況與目標的差異 圖2. 單獨拉出每個月的銷售狀況以及後續的平均需要的銷售量 並且將圖1圖2做垂直對齊,確保肉眼可以直接觀察 情境四. 請給我本月份的產品銷售狀況,我想知道目標達成狀況還有跟去年相比差異多少 重點在 "目標與現況的差異情形" + "與去年差異" 此處有兩種選擇 選擇一. 把所需數據都丟在一起 但實在不是很好閱讀... 選擇二. 先把數據的群體區分 (單月份, 兩年相比) + (累計, 兩年及目標相比) 並且思考 對於讀者來說,哪些是作 "比較",哪些是做"數字確認" 需要做出比較或相對性的數列- 放入圖表 需要做精準數字的數列- 使用表格 文章的最後,寫給製作者及讀者(或是提出需求者) 請深思你真正對於數據的需求是什麼 任意增加的條件,都會對於呈現方式產生影響 為了達成有效的溝通與呈現,這樣的思考,是有其必要性的
今天如果你有一個需求 需要評估 類似像地震震央,分別每100km來評估對於各地的影響 或是你想要設新的服務據點,來看每100km裡有哪些客戶分布 藉此來思考是不是適合的地方 地圖你已經畫好了,你現在缺一個畫半徑來衡量的方式 你會怎麼做呢? 你需要每一百公尺當成一個半徑輻射... 你可能會選擇,那就畫六個圓好了,然後每個圓的半徑成等差數列 e.g. 10...8...6...4...2 是,你可以這樣做,但非常的費時 今天推薦一個做法,一樣是要跳脫出你既有的思考模式 運用圖表來畫圖... 思考模式: 本質上你需要的就是等距的六個同心圓 有什麼圖是圓形的?圓餅圖,還有一種進階的叫做環狀圖(Donut Chart) 可以把多個數列放在一起並列比較,我們就要應用這個技巧 你該做的就是幾件事情 新增圖表 選擇圓餅圖最右側的環狀圖 把數列調整到你需要的個數 (在這個範例中我們需要六圈), 所以六個 右鍵- 調整環圈內徑大小,設定為0 (代表你不需要中間空心) 把調整完的環狀圖,顏色選擇無填滿,留下框線 完工 很多時候不要只想著把圖表當作顯示數據的工具 他在繪圖上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喔